围棋子有收藏价值吗?
有的,不过价值不太大 最早的古棋谱,比如李昌镐的《古谱新编》里收入的是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的“本因坊”、“井上”等五代十国时期的棋谱,这些棋谱里收录的对局用的就是黑白子。这比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棋书《弈理》(1789年)出现的彩色棋子还要早几十年。这些黑白子的材质是瓷的,制作相当精致,不过由于年代久远,现在保存完好的已经不多见了,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。
现代的有价值一点的当数吴清源的棋具收藏了。他的棋盘和棋子都是特别制作的,用来下盲棋。棋盘的361个点用黑色标记,棋子分成两色,每色181枚,代表吴清源与木谷实的职业生涯总积分2005分。每枚棋子上面都有吴清源亲手刻上的自己的名字。这套棋具现在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系的藏品之一。 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曾经去参观过,确实蛮有意思的。
再往后,到了现代,因为职业围棋在国内的出现,导致高段棋手们对棋子也有了自己的要求。比如说李昌镐,他曾经在三星杯决赛里使用了别人送的“百宝瓶”作为赌注,这是以瓶子代替黑子、白子的做法,也就是现在常说的“以物易物”。这个“百宝瓶”其实是由韩国KGS棋院开发的新型棋具,中间可以放入手机进行对杀。虽然最后李昌镐仍然输掉了比赛,但这却是一种棋具发展的新方向——以后下不了棋了,可以直接拔掉插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