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龙盘值钱吗?
清代龙纹盘,龙纹作为瓷器装饰题材从唐、宋开始就已出现,唐代主要作为釉下彩纹饰来运用。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,历代瓷器上所用的龙纹装饰大都受到了当时封建帝王的制约。唐代龙纹装饰虽有较大的艺术特点,但受到当时装饰手段的局限,往往显得不够完善。到了元代,龙纹装饰的使用开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,并被施上了釉上彩,在色泽的运用上显得格外突出,但元代龙纹的造型却显示出一种凶猛之感,龙爪作四爪,龙发向上。
明清两代,龙纹装饰得到较大的发展,明代的龙纹装饰已完全冲破封建皇帝的局限。官窑龙纹瓷的制作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,其龙纹装饰的造型十分注重神态的刻画,威风而不凶猛,形象逼真,色彩也十分丰富,龙爪已由四爪发展成五爪,龙发上翘已变成下弧状。尤其是宣德、成化、弘治、嘉靖几朝,烧造龙纹瓷质量最好。清代康熙时期龙纹瓷的制作,其造型与明代基本相同,到雍正时期,由于封建统治者把封建礼教推向绝路,龙纹瓷的制作已受到了相当的制约,在制作上显得相当规范。其龙纹的造型主要作为皇家的象征,显得较为凶猛,艺术上大受限制。这一时期的龙纹瓷制作在造型上呆板、无生气、无灵气、缺乏真龙之气势。乾隆时期龙纹瓷的制作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高,龙纹造型被运用到各种类型的器物装饰上,大器、小器、方器、园器都有烧制。
到了光绪和民国时期,龙纹瓷的制作已走向了下坡路,其质量和水平都不如清中期,且制作粗糙,龙纹造型呆滞,色彩也欠鲜艳,尤其是龙眼,往往制作得无光、无情、无神、麻木不仁,与清乾隆、嘉庆前的龙纹瓷在艺术风格上形成天壤之别。
龙纹装饰的运用在清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,在造型上有三爪、四爪、五爪。三爪主要用于方形器、四爪主要用于圆形器和瓶、罐类器物、五爪主要用于洗、盘、碗类。在龙发上,清代的龙纹较明代的龙发整齐,主要为五至六根根根分明直立。在制作工艺上,龙纹瓷的制作有斗彩、五彩、粉彩几类。
清乾隆粉彩海龙纹盘,撇口、浅腹、圈足,高4.2厘米、口径19.8厘米、足径12.2厘米,足内红彩有“大清乾隆年制”款。
此盘通体施白釉,釉质滋润,釉色白中闪淡青色,盘里绘有浅蓝色海浪纹,盘心有一只红嘴粉身金须海龙,海水用蓝、绿、粉彩描绘,龙纹用粉、绿、香色、金彩描绘,盘外壁绘海水双龙纹。
此盘属乾隆官窑粉彩器,乾隆粉彩器造型丰富多样,且制作精巧细致,纹饰布局严谨、线条纤细、色彩丰富多彩、鲜亮,画面清晰,绘画细腻,此盘是乾隆时期粉彩器中的佳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