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画有用绢本的吗?
清代立轴作品多用绫缎镶边,绫有仿宋式云霞绫,有银色鱼肠绫,有桃红回纹绫,有月白色竹纹绫、彩色梅花绫等。镶绫宽仅二三寸,颜色或素或艳视画幅而定。若用素色绫,则在对折处起线,彩绘画图,有时整条绫通身都彩绘图案。在绫边四周,或单或双用白纬起边。有的装裱家好用旧绫旧绢,多宋元明三朝之遗物,极为珍贵。若遇年代较远的绢画、纸画或色已深暗或受潮霉变,则用酱色绫镶边,既可遮护旧画,又使装裱调和。
装裱横幅,无绫边,装裱方法与立轴相似。长条手卷,亦无绫边,用旧织成的锦缎做包首。卷尾缀一拖尾,拖尾上往往有名人题跋。有的还在轴头外面,另缠一块锦缎,叫做“匣子头”,防止两轴头互相磨损。挂轴上端悬挂的丝织物,名曰“画搭子”,用它来承托木轴使画不直接压在木轴上,它的用料有两种:一种是有夹里的织绵帛料,长三尺左右,宽一尺有余。还有一种是用金、银箔片制成的片金,缠在青色软绸上。也有名的“霞帔脸”,非常华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