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有没有蜻蜓眼琉璃珠?
在清代宫廷、王公大臣、达官显贵的腰带上,都佩挂一串珠饰,清代的珠饰是由成百、甚至上千枚大小不同、形状多变的各种材料的珠子串缀而成,其中也出现了制作精美的蜻蜓眼琉璃珠(见下图)。
现代制作的西方风格的“法朗子”玻璃
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典藏档案记载:“(乾隆)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太监胡世杰传旨:‘尔等向内务府银库领出珠子、珐琅里子、金星里子,照前朕所赐福康安之法朗子(指西方风格的“法朗子”玻璃)式样制作一条,上用金星里子一齐照式编好,用红绳穿起,做得平平整整。”
这一档案记载说明,清代宫廷制作的蜻蜓眼琉璃珠,是按乾隆皇帝指令的样式,用内务府银库中的宝石珠等材料制成“法朗子”玻璃,且按皇帝赐给福康安的“法朗子”样式,用红丝线缀成珠串进呈皇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