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叫文什么刻的章?
在书法、绘画和金石艺术中,印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甚至可以说是点睛之笔。它不仅是作者的落款,也能烘托书画的意境、映衬笔墨的神采。
“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恒”,文人的印自然也是以清雅、质朴、自然、浑穆为好,要“宁拙毋巧、宁丑毋媚、宁支离毋轻滑、宁直率毋安排”。要自然天成,不要“匠气”,篆刻家们将心中的崇尚,寄托在方寸的闲文印上,于是便有了“此中有真意”、“会心不远”、“闲谈间坐说文章”、“坐雨谈诗”、“琴剑酒书诗”、“爱此一拳石”,当然还有“文人所至则名”。
一方印、一首诗、一幅画、一条幅,文人的思想,是流动在岁月中的琴剑诗酒、清风明月。
古代文人,一般都喜欢自己刻印、作诗、绘画,所谓“琴棋书画诗酒茶,七件闲事,天天不可缺一件”。在“琴棋书画”中,琴为首,棋为术,书为法,而画为艺,作诗则要成于自然。
刻印,与下棋一样,属于“闲事”,琴剑书酒茶还可以去参与体验,只有“坐雨”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
所谓“闲话,间坐,说文章”,也还是指一种“高朋满座”的小聚,在文人雅聚时最常做的事便是“说文章”。
在“七件闲事”中,茶和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,茶,自古就是“开门七件事”中不可缺少的一件,即使是“家徒四壁”“俸银如洗”,也不能没有茶,如果将“七件事”比喻成七盏明灯的话,茶灯总是最先点亮的。
琴棋书画诗酒茶,七件雅事,不需件件都会,但天天不可缺一件。所谓“琴棋书画诗酒花,天天离不了哪一样”,琴棋书画和诗都是“慢活”,是“闲情”,而酒与茶则是“快消品”,无论“急火煎来,团乐团乐吃了去”(金圣叹),还是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(陆游),都是“忙赶不及的”,诗酒茶中,茶与酒更易为文人接受。
“琴剑”、“琴书”、“琴剑诗酒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