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罗仲林白瓷盖盅作品值钱吗?
民国罗仲林白瓷盖盅,底部落款为“中华民国叁拾壹年罗仲林制”。由于款字书写潦草,不易辩认,又因作品釉色清白,如粉彩般淡雅,有如薄施透明釉般清亮,所以此款罗仲林作品往往被误认为民国江西瓷厂的“红店”品。其实,这是罗仲林另一时期的釉色风格。如果将此件作品与典型的粉彩瓷相比较,还是不难将二者区分开的。
典型粉彩瓷的彩料系以“粉水”加“油胶”调制而成,彩料厚、色艳,用手触摸有凹凸感,而且彩面呈油亮之感。而这件白瓷盖盅,彩料虽薄而淡雅,用手触摸却无凹凸感,并略带透明度。
由于民国陶瓷生产规模较大,瓷质较为坚硬,断面光滑,声音清脆,与清末景德镇官窑器、民窑精细器的瓷质风格有别。但与建国后的50年代江西景德镇国营“十大公司”所产的早期现代瓷相比较,民国瓷的瓷质还略嫌致密厚重,这也是鉴定民国瓷与现代瓷的重要特征。
由于民国罗仲林这件“白瓷盖盅”的釉色风格不典型,加之落款字迹草率,鉴定时应从作品的制作风格、瓷质坚硬程度、声音清脆度等综合分析判断。切勿因釉色风格、款字的似曾相识使你产生联想,将“民国瓷”误认为“现代瓷”。
从瓷质、制作技艺、款字特点及釉色风格来分析,笔者认为这种白瓷盖盅正是罗仲林早年在景德镇潜心研究“新彩”技法时的习作瓷。“新彩”是相对于“古彩”而言,也称“洋彩”。其特点是料色鲜明,着色力强,呈色稳定,品种繁多,装饰方法多样,能运用国画的“工笔”、“写意”等笔法作画,使画面具有中国画的风格和气韵,因此,“新彩”深受收藏者的喜爱。
这件白瓷盖盅釉色如“粉彩”般淡雅,虽未达到粉彩瓷色、形兼备的艺术风格,但这件白底粉彩瓷品,为分析、研究罗仲林新彩瓷的制作年代,研究其新彩瓷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。如果仔细品味这件白瓷盖盅的釉彩装饰,你会欣赏到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,也许这就是这件“淡抹罗仲林”白瓷盖盅自身的艺术魅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