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治3年有收藏价值吗?
日本发行的最早的邮票是1871年11月15日发行的红龙邮票(史称明治1年,即明治时代第1年发行),邮票图案为一条红色中国龙,衬以“万寿山”、“宝塔”等中国古典景物,在一个方形红纸上用中文繁体字工整地打印着“邮政”字样。
由于当时日本国内还没有印刷邮票的条件,故此枚邮票是在旧上海的海关造币厂印制,这是中国印制给日本使用的第一枚邮票。3年邮票发行之后,为防止仿制及涂销改值等作弊行为的发生,日本政府于1874年在红龙3年邮票原图基础上,使用蓝色和玫红色两种颜色重新印刷了一次邮票,这枚蓝色的3年邮票,被集邮界称为“蓝龙”。
据资料显示,1874年日本发行玫红色3年邮票2.57万枚,发行“蓝龙”2.63万枚,这两种邮票的发行量相差不多,而现今存世玫红色3年邮票的市场估价为12万元一枚,“蓝龙”邮票却要高达45万元一枚,两者相差悬殊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这两种邮票的存世量有着极大的关系,玫红色3年邮票发行时距明治政府邮票发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尚有几年时间,当时邮局对邮票的进、销、存尚缺乏有效的控制,以致玫红色3年邮票发行之后使用损耗严重,存世量较少;而后发行的蓝龙邮票则赶上发行管理制度建立的初始年代,有效的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损耗,且玫红色3年邮票发行在前,用完之后蓝龙邮票方发行补充,故收藏界有玫红色3年邮票多被用旧,而蓝龙邮票多为崭新的说法,优质的品相进一步提高了蓝龙邮票的附加值,从而导致了玫红色邮票与蓝龙邮票市场价格巨大的反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