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年代枕瓷器?
瓷器自诞生之日起,就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因为有了瓷枕,人们睡觉时才少了许多落枕之痛,也少了许多痛苦呻吟。所以古代有“半拥清风至,应惊午梦凉”,“满头明月,睡到人间暇蟆天”的赞语。古代的瓷枕品种繁多,有长方的,也有三彩小动物形的,有小孩形的,也有动物形的,有几何造型,也有仿照自然物象设计造型的。就制作瓷枕的瓷种而言,有白瓷、绿釉、黑釉、青白瓷、青瓷、红绿彩、素三彩、五彩等等。因为瓷枕在中国南北都有烧造,南北方人民的审美情趣及制瓷水平也各有不同,所以烧造的瓷枕,既有艺术风格方面的南北之别,也有制作水平方面的差别。南北方各瓷窑都烧造过大量风格迥异的瓷枕。
制作瓷枕的艺术名家多出在北方。北宋时,有河北曲阳的著名匠师何君成、邢州(今河北邢台)的阎长厚、霍州(今山西霍县)的范胜、宋州(今河南商邱)的王大耐、广陵(扬州)的崔文政,这些人无一不是瓷枕烧造的艺术大师,有的还被召进当时统治阶级设立的官方“翰林图画院”当过画师。尤其是何君成的瓷枕,从北宋到南宋,一直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品,南宋时,浙江的温州市、福建漳州的窑场,仍然在仿烧或摹制曲阳窑何君成的瓷枕。河北定州窑与邯郸的磁州窑也是北方著名的烧造瓷枕的瓷窑。
元代,我国南方著名的瓷窑景德镇窑、湖南的湘阴窑,北方的山西介休窑、新郑窑、浙江的龙泉窑、河北井陉窑、福建漳州窑,山东淄博窑等都烧造瓷枕,而山西稷山窑、湖南湘阴窑、山东淄博窑等是当时的瓷枕烧造中心。特别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山西稷山马村窑烧造的瓷枕,不仅装饰技法集北底瓷窑的各种工艺之大成,而且数量多,器型变化多样。瓷枕制作在元代进入鼎盛期。
明代、清代,随着新的寝具的产生,瓷枕逐渐从寝具退向陈设用瓷,产量随之骤减,制作水平也普遍下降。明清时期,山东淄博窑、河北磁县窑、江西景德镇窑、广西永福窑仍然生产过一些瓷枕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,福建德化窑烧制的瓷质极佳、造型端庄的白枕头。德化白瓷枕头洁白细腻,瓷质优良,用这样的枕头作陈设品,也会令人爱不释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