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多层瓷器食盒?
古代瓷器中有一种瓷器叫多层食盒,分碟和盒身,分碟以托盘为界分为上下两层,每层5只,造型为葵口、花瓣造型。盒身分四层,每层6格,用来盛点心、瓜果等。
古代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,它历史悠久,造型多样,装饰精美,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艺术性。在中国,原始瓷器的出现,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,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在东汉时烧制成功,此后历朝历代均有了持续的发展。中国瓷业发展到清代,由于帝王重视和海外市场的需要,使制瓷业空前繁荣,无论在生产工艺、制作技术、管理水平,还是品种花色、装饰风格、销售范围等方面都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。
清代制瓷的中心是景德镇,其制作的珐琅彩、粉彩也达到了鼎盛。除了承烧宫廷御用瓷外,还承接来自世界各地定烧的器物,著名的“纹章瓷”、“中国开光瓷”,也是这一时期景德镇瓷窑烧制的外销瓷。多层食盒就是明清时期官窑的典型器物,主要用于宫廷礼仪和膳食等方面。食盒又称之为多宝格,是由多个盒子叠摞而成,制作极为精美,是官窑中的精绝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