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几十个人人物画?
清代中国人物画在陈洪绶、崔子忠确立的基础有所拓展,形成不同风格的大家,主要有禹之鼎、曾鲸、任熊、任薰、任颐、朱熊、金兆琳等。其中禹之鼎吸收陈洪鍒之长,在肖像画上成就突出。曾鲸开创了肖像画的“波臣派”,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西洋明暗法和中国传统勾、擦、晕、染等技法相结合,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,展现对象的容貌和神态特征。曾鲸之徒并影响后世者有戴本孝、吴历、禹之鼎、余集等人。任熊、任薰、任颐并称“三任”,在继承陈洪绶画风的基础上,对传统青绿重彩工笔人物画有所改造发展,人物造型敦厚古拙,用笔遒劲细密,色调古雅,敷以茜红重彩,形成新风格,“海派”花鸟画家朱熊、张熊、任薰(亦擅工笔人物)被称为“小三熊”,与“三任”合称“三任三熊”。他们在上海等地从事艺术活动,对清末江南地区人物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,形成了文人与民间绘画相融合的艺术特色。“海派”人物画家还有潘华、高奇峰、金兆琳等。清代中后期,在宫廷影响下,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渐趋繁缛、萎靡。石涛、朱耷、髡残等则用写意人物画寄托身世之慨和不满清王朝的情绪,但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山水画上,在人物画方面的建树较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