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老瓷器会掉釉吗?
真老瓷器掉釉有3种情况:①因为老瓷釉中的铅含量较高,釉的附着力不强,有些器物的口沿在烧制过程中或使用中极易出现掉釉现象。特别是青瓷、酱釉、黑釉等颜色釉瓷器中较为多见。如元代至明早期的青花玉壶春瓶等,都极易出现口沿掉釉问题。器物口沿掉釉了,并不妨碍人们对此类器物的喜爱,反而成为老瓷器的一种特征。②釉汁积聚在器物的转折处,形成了釉泪、釉滴,也属于瓷器制作过程中形成的掉釉现象,属于老瓷的制作工艺特征。尤其是宋、金时期的定窑、耀州窑、吉州窑茶盏等,多见于盏内心处的釉泪。釉泪、釉滴一般器物上只有一处,有的从底部或者口沿呈线形、滴状流莹,十分美观。器物上两处以上出现釉泪、釉滴等,当需鉴别。③器物上出现砂眼、漏釉,亦多属制作工艺因素,属于老瓷的工艺特征。